当奏报最后一个落在皇太后手中的时候,她几乎是含泪看完奏报的。
对于女人而言,一遇到重大的事情,最拿手的绝活恐怕就是掉眼泪了...
兵部尚书于谦此时跌坐在锦墩上,满脑子思绪翻飞。
对于这样一种结果,他曾经也是想到的,但是他不能保证人人都像杨洪一样有智慧,万一哪天门被陛下叫开了,那大明几十年基业就会毁于一旦。
皇帝亲自叫开九边重镇宣府大门,然后引狼入室,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?
再说了,这明摆着就是一个诡计,这朱祁镇也还真是个呆头呆脑的人,他怎么就不想想,打开城门,能有他的好下场吗?
当年北宋徽宗、钦宗二帝不都走的是同一条路吗?
前车之鉴,怎么就不吸取?
岂止是于谦,其他朝臣此时都脸色苍白的坐在那里,一言不发。
他们做梦都想不到,他们誓死效忠的大明正统皇帝,现在正在关外叫门,准备引狼入室。
散布谣言的计划还没来得及执行,瓦剌就已经打上门了,说是五天时间,其实现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。
宣府昨晚上没有开门,那么下一站,他会去叫哪里?大同?居庸关?京城...
就算这些守城将领都不开门,也先完全可以绕开这些地方,直接带着天子去叫京城的大门。
到那时候,局面可就完全不好控制了!
此时,于谦内心有很大的矛盾,他作为兵部尚书,在一定程度上负有保卫整个京师安全的责任。
可是眼下,就宣府守将而言,他们一旦不开门,也就意味着他们抗命不遵,按照大明朝的律法来说,抗旨不遵是要被抄家的。
宣府守将杨洪敢于抗旨,其他守将呢?
要知道大明锦衣卫抄家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,一家子几十口性命,说没就没了。
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,要是解决不好的话,数万百姓又要跟着遭殃。
于谦干咳了几声,想让其他尚书先说话,这几天他日夜操劳国事,面容明显苍老了许多。
虽然他现在才五十开外,还能给大明奉献自己的智慧,但终因体力不支,脸色变得十分苍白。
他转眼扫视了一下诸位尚书,最后将眼光定格在面前的郕王身上。
唯有此人现在才能解民于倒悬,拯救大明,拯救苍生!
朱祁钰站在一边,轻蔑的看了一眼哭哭啼啼的孙皇后,开口对群臣说道:“诸位尚书大人,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忠臣,有国才能有家,如今大明基业已经风雨摇曳,还望诸位大人能够勠力同心,力保我大明基业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xuxuzh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