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的贺岁档可以说大片很多,有《投名状》、《集结号》、《色戒》、《命运呼叫转移》等。
其中《投名状》和《集结号》票房口碑双爆,均都超过了2亿票房,这时代能过2亿就是爆款,并不像后来。
而且人们看以前的大片质量,比后来资本时代号称几亿投资的片子质量要高很多。
所以老有人说电影制作成本夸大宣传,X钱一说经常被提起。
这几部大片同一档期遭遇,自然免不了互相拉踩,首先冯裤子不负大炮之名,公开炮轰:“有些电影是靠脱衣服吸引观众,我们是靠穿衣服讲故事。”
这是讽刺《色戒》是情欲戏!
随后冯裤子又炮轰:“电影不是堆几个明星,花几个亿就叫好电影。”
这是内涵《投名状》请来李连杰、刘德华、金城武等巨星来搞噱头。
确实这电影投资最高,就算票房爆,也是亏的。
这个时代的冯裤子处于如日中天的阶段,谁都可以骂,谁都敢骂,毕竟人家成功从喜剧转型正剧。
而《投名状》也不甘示弱,很快内涵:“观众需要多元化选择,但大制作必须提供顶级娱乐体验。”
又说:“某片营销过度,雇佣水军刷高分!”
前面指《集结号》过度煽情、苦大仇深的负面。后面就不用说了,已经很明显的是在怼。
《色戒》李安当然是沉默不语的,但文化界,电影学者却站出来为这部电影庇护,批评冯裤子:“言论粗鄙、不懂艺术!”
这回很多网友站冯裤子,认为他说的对,但网友也被批是上纲上线。
看来精英阶级跟平民阶级审美不一样是早就有的,他们认为的艺术,已经可以不顾意识形态了。
这些事自然跟秦宣无关,他关注的是《铁三角》舆论情况。
时间进入2008年,经过发酵,现在各大贴吧、博客等社交媒体已经有很多人在讨论这部电影导演版的情况。
每个贴子都有数十万的阅读量!
就连优酷、土豆上也出现了原版电影没出现过的片段,让导演版这事更加的引人关注,成功引起了舆论,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。
“是不是真的有导演版?如果有的话肯定去看,原版难看的要死。”看过的观众也有了兴趣。
但没经过权威证实,导演版一事处于扑朔迷离当中,并没有被证实,而那三位导演拍出的短片很快上了中国娱乐报道。
这是光线自家的娱乐资讯,在京城台、东方卫视等上百家电视台有播出,触及观众达十亿。
光线还是很强大的,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快在电影圈站稳脚跟,别人都没站稳,就他站稳了。
这节目是柳岩主持,她播报了《铁三角》有导演版一事,还放出了短片以做证实。
由此,《铁三角》有导演版才正式有权威媒体,以及权威人背书。
就算那三位并没有明确说,只是模棱两可,但这也并不妨碍媒体给他做实。
有了三位导演背书,一时间《铁三角》导演版被推上更高的热度。
甚至有主流媒体发布了一篇名为:“三大导演暗战!《铁三角》或将推出导演剪辑版!”的标题。
一时间舆论很大,甚至有大批网友在网上呼吁:“赶紧把导演版放出来吧!”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xuxuzh.com